欢迎来到伍福网——伍福文化垂直门户网站
  • 北京天气
您的位置首页:伍福观点 > 原创精华 > 正文

你和太极有许多误会

2014-10-22 09:38:53    来源: 伍福网    

一、太极是一种智慧,不仅仅是武术

你和太极有许多误会

太极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孔子所著《易传·系辞》一书,书中所书:“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西方哲学相同,中国哲学在最开始也是讨论的世界起源和存在问题,后来陆续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中国哲学对逐渐衍生出性命之学,后与儒家思想形成三派互相影响,产生我们中国独特完整的生命哲学。和西方哲学不同,同时也异于古印度佛教,中国传统生命哲学观念同时注重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儒家的现世主义、道家的脱世主义和佛家的三生来世观点形成了完整的互补。简单来说中国人是同时注重物质与精神、今生与来世的。

那么太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呢?说到最根本的究竟,太极智慧思想是阴阳互化的思想,《周易》物极必返,阳动则阴生,阴动则阳生,阳极而阴,阴极而阳的观点,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的双方是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在运动中是此消彼长相互转化的。一个阴阳学说就涵盖了本体论和矛盾论,由此来看,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和西方哲学是相通的,而且我们要更早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发展的也更完善。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搞不清楚太极了呢?我们都知道神仙方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到了秦汉时期更是蓬勃发展,尤其是两汉,一批方术用阴阳五行结合儒家经典发展成了谶纬之说,另一部分则吸收了佛教典义发展成了道教。谶纬之说后来一直有延续,宋明理学的一些大儒也将阴阳五行理论和理学结合起来,道教的发展是最深入人心的,现在很多中国人都是佛道不分的,进了寺庙拜菩萨,进了道观拜三清,甚至双方都吸收了很多民间传说,比如关圣帝君在佛寺和道观都有。中国的中医和神仙方术以及道教一直有非常复杂的关系,道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医的理论,但是也使得很多中国古典的哲学思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气质。至于后来程朱理学牵强将阴阳五行和理学结合,则更是让人不知所云。

你和太极有许多误会

太极拳只是太极理论在武术健身方面的一个发展,是一种技击理论,但是当中参杂了很多道教修仙导引的理论,有些导引理论同时是后来被引入中医的,因此理论本身变得艰深难懂。而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又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神奇效果又使它蒙上了神奇的面纱,以至于后来一提起太极两字人们只知道太极拳,但是确忘记了太极的本来意义。

二、太极不等于老年人

你和太极有许多误会

现在一提到练太极,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老年人的专利。不仅太极,很多传统的东西都会形成跟老人连在一起的刻板印象,另一个例子就是京剧。其实把太极跟老人直接联系是冤枉了太极拳,也轻视了老年人。只要坚持锻炼,很多老年人的体力比青年还要好,我曾经见过90多岁的老人教授徒弟功夫,身体柔韧和速度比徒弟还厉害,徒弟才三十来岁。京剧是国粹,众所周知,武术是国术却鲜有人知。民国期间,当时国民政府曾经开设中央国术馆,发起人有当时著名的李烈钧、蔡元培、孔祥熙等,由冯玉祥将军担任理事长。中央国术馆在各省都有分馆,天津国术馆的馆长由薛颠担任,当时的形意名家韩慕侠曾在天津传授形意拳,周总理当时经常去韩家习武。除了在天津,在上海杭州等地也有分馆。当时的国术馆除了在馆内教学之外,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员,这些学员和当时的名家教授还会到大学和中学传授,习武在民国期间是个非常普遍的事情。

后来建国之后国家推行杨氏简化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讲究松静慢活,相对老年人来说是门槛较低的,又杨氏本来就将陈氏太极中的爆发劲完全去掉,代之了棉柔的长劲,弱化了太极拳的技击特色,增强了它的健身特点。随着习练太极的老年人增多,很多人又练得不得要领,将太极拳练成了“太极操”,人们日益就形成了太极不过是老年人锻炼身体的体操这样的错误观念,甚至将太极等同于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三、太极不是体操,是武术更是修行

你和太极有许多误会

太极不是体操,是武术的一种拳种。太极拳的范围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泛很多。除了我们熟知的几种太极拳之外,还有很多秘不外传的太极拳类。说的更直白一些,太极是一种技击的理念,但是将这种理念融入的最好也最有名气的是太极拳。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太极拳看上去那么软绵绵怎么可能是武术,更别说运用到技击上。其实着正是它将哲学思想运用的武术技击的一个重大突破,太极的技击讲究“阴阳互化,舍己从人,四两拨千斤”,阴阳互化是从它的身法、手法和步法上讲,无论什么时候你看它的手型几乎都是一只手掌面向上,另一只掌面向下,或者是两手的高低,或者是伸缩,再或者双腿的前后等等,都是符合阴阳规律的。太极讲究圆转划弧,所以它的身手没有停滞的死势,这样高的可以变低,前的可以变后,高就是低,退就是进。舍己从人,是让自己的重心随着对手的重心变化让对方失去重心,以保证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四两拨千斤,这样随时的变化自然可以用最小的力量来达到最大的技击效果。

武术讲究体和用,所谓体就是“知己”的功夫,就是通过武术套路的习练来慢慢感知自己的身体,从而达到身与心的合一。用就是技击上的实际应用,以及当武术本身的哲思融合到我们身上之后我们本身行为气质的改变。我们上学的时候往往听到过这样的话,脑袋知道了不是真正的理解,要把它刻在心里溶化在血液中才是真正的理解。这句话看似直白,我却以为它说的还不够透彻。其实是说我们要达到身与心、灵与肉的统一的时候我们的心智才真正打开,所以佛教一直是讲究“开悟”的。所谓开悟,其实就是打开身体与心灵的那层隔膜,不管佛教的坐禅内观还是瑜伽的灵修,包括太极拳的慢动作,都是在让我们细心的体悟感觉我们的身体。太极拳松静慢活的套路其实就是让我们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认识我们的身体,实实在在的感到我们的头脑身手的存在,练习过程中的以意领气是意念的控制,以气使力是心灵与肉体的结合,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高度境界。所以说太极不仅仅是武术,更是身心的修行,智慧开悟的旅程。

发布者:pangb

搜索关键词:

免责声明:为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伍福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著作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保护原作者权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伍福网微信公众账号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伍福网微信公众账号(fffffw-com)